第(2/3)页 祝良点点头道:“确实如此,将军放心,我即刻着手安排。” “此次羌人作乱已平,可难保不会再次作乱,故陌泽营分部五处加强边关防御,至于分配何处就是车将军军中之事了,我就不越俎代庖了,自行安排即可,如遇战事可自行作战,事后详报。” “至于羌人头领底细一旦查出,我即刻派人告知各位将军。” 车潇起身。 “众将听令!” 四人迅速起身拱手领令。 “令漠北部驻于敦煌,上河部驻于鸾鸟,虎勒部驻于允吾,游弋部驻于卓尼,我鹿山部依旧驻于武都,各部羌人作乱不必上报,自行作战,割耳为证,军功五十耳一级。” “待助周边郡县整饬军备、城用完固后,于初秋启程,不得迁延!” 四人人齐声答道:“末将领命!” 秋初,马豪率部率先启程前往卓尼。 卓尼位于凉州东南角,西北临大小榆谷,南临参狼羌,白马羌,被羌胡所围,防守艰难。 所幸武都、允吾距卓尼不远,鹿山部和虎勒部可以及时援助,所以马豪倒也不担心打光家底。 说句诛心话,这还真就是马豪的家底,凉州不知何时起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,将校可自行募兵,也不报之刺史,就像马豪收下甘奕三人就是如此。 如此就使得军中兵士只知将校,不知刺史,兵权始终牢牢握于武将手中,从前就有朝廷派来的文弱刺史在战事起后无兵可遣,只得放低身段一个个的去求实权将校,狼狈不堪。 说是去往卓尼驻守,实际就是去做刺史下的小刺史。 卓尼多是汉人羌胡混杂之地,为多事之地,距武威郡半月路程。 此时正在赶路途中的马将军和沈月等人有说有笑,心情不错。 这次驰援敦煌,马豪当属首功,可令人费解的是,如此功劳竟未获得任何封赏。 可马将军未受赏却好像比谁都高兴。 其实这些疑惑只是甘奕三人的疑惑,军中之人早已习以为常,马豪自从当上校尉后好多年不挪窝了,虽说作战依旧勇猛,打的胜仗也不少了,可就是回回不被封赏。 军中好多人看不下去,想找刺史府说理,可都是被马豪厉声呵斥,挨骂挨得多了后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 拒传闻,如今陌泽营校尉车潇当初不过就是马豪手下一个小伍长,后来随着马豪四处征战获得了赫赫战功成为马豪副将,后来马豪莫名其妙的难以受封后,车潇自然就脱颖而出一路升迁,更是诏入京师四年,回返凉州后就做到了如今官职仅次刺史的破虏将军,以校尉衔领军凉州。 只不过这段传闻晦暗难明,众说纷纭难辨真假,恐怕也就只有马豪自己清楚了。 话说回来,马豪对部下确实挺不错。 比如甘奕三人,缴获的焉支马说赏就赏,也不顾忌他们还是入伍新卒,此次战役斩旗之功也全数归三人,正因为这斩旗之功使三人直接跳过游弋部新卒地上三年的规矩,一跃成为了骑卒,编在林陵麾下。 此时三人落在最后,实在是这焉支马不认主只能牵着走,速度还没步卒快。 三人灰头土脸的边走边小声说话,甘梓说道:“你们说马将军老打胜仗可为啥就不升官呢,每次都是莫名其妙的漏掉他。” 甘野没好气的说道:“二哥你还有闲心管这些啊,先想想怎么让马认主吧,我们连步卒都追不上丢死人了,这身上的披挂还死重,等到卓尼还不得累死。” 第(2/3)页